律回春輝漸,萬象始更新。2023年的春節是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的第一個春節,放眼整個孝感,處處煥發文化新氣象。
歡快的鑼鼓、久違的歌聲、熟悉的煙花紛紛溫暖回歸,耍獅子、舞龍燈、踩高蹺等傳統年俗文化在賡續傳承中煥發新的生機活力,看大戲、賞民俗、猜燈謎……人們在故里尋根品味鄉愁,在書香和游玩中追尋“詩和遠方”。
今年春節期間,為進一步活躍繁榮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孝感市把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作為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推出了82套貼近群眾生活、形式多樣的“文旅大餐”。其中,楊店高龍受到中省主流媒體持續關注,七上央視,火出圈;CCTV2播出的《家鄉的年味:湖北孝感》向全國觀眾展示了孝感別樣的年味,凸顯了孝感人民團結拼搏、擔當奉獻、勇創一流的精神風貌。
民俗回歸 年味更濃
長龍舞動,龍頭高昂,鑼鼓喧天,氣勢如虹。2月3日,在孝南區楊店鎮,84條龍燈、93個獅子燈“沉睡”3年后再度“開舞”。
楊店舞龍燈已有千年歷史,是湖北省特色傳統民俗文化之一,也是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拓展項目,因疫情原因,停辦了3年。得知今年能重啟舞龍燈時,村民們都激動不已。
活動當天,吸引近15萬名本地群眾和外地游客前往現場觀看?!熬蛻摱喔氵@樣的活動,把我們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游客張女士一邊拍照發朋友圈,一邊感嘆道,久違的煙火氣讓她有一種國泰民安的幸福感?!拔乙阎辈ユ溄愚D給親朋好友,讓他們跟我一起分享這份喜悅?!?/p>
一方舞臺濃縮萬千精彩?!昂眠^癮!好有味道!”“哪吒也來鬧元宵了!”
2月5日,云夢屈原廣場上正上演著精彩的皮影戲。一盞燈,一方幕布,伴隨著激昂的鼓樂和高亢的唱腔,皮影人在幕布后上下翻飛,觀眾在臺前看得津津有味。
作為湖北省有名的“皮影藝術之鄉”,近年來,云夢縣加強實施皮影戲保護傳承工程,榮獲了湖北省“一縣一品”文化品牌創建獎。為跟上時代潮流,皮影藝人們不斷推陳出新,把皮影戲與流行動畫片相結合,讓云夢皮影在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中碰撞出有趣的火花,迸發新魅力。
傳統民俗的回歸,讓年味更濃,在滿足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同時,也充分彰顯了文化自信。
好戲連臺 惠民樂民
“家門口看表演,親切、有年味兒!”孝昌縣王店鎮磨山村村民胡大爺高興地說道。1月8日,在“啟航新征程幸福中國年”2023年全國“村晚”展演活動湖北孝昌分會場現場,歡快的歌舞、接地氣的小品,將黨的二十大精神、鄉村振興等內容融入其中,讓觀眾如癡如醉,收獲掌聲如潮。
村里辦春晚,文藝過大年,已然成為春節期間我市農村文化活動的新潮流。一臺臺群眾自編自導自演的“村晚”,融楚劇、雜技等民俗文化節目,通過音樂、舞蹈、小品等各種表現形式,詮釋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對嶄新未來的期盼。
好戲連臺,讓文藝之花為民綻放。1月以來,“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文藝活動在大悟正式啟航;14場“迎新春·送春聯”系列活動走進孝南千家萬戶;“戲曲進鄉村”豐富了應城群眾生活;首屆原創歌曲展演唱響了整個安陸;云夢“采蓮船”舞蹈和漢川“村晚”也舉辦得如火如荼……這些家門口的“文化盛宴”,帶著地氣、冒著熱氣、聚著人氣,全力滿足了基層群眾節日文化生活需求,讓孝感在濃濃年味中盡展傳統文化之美,盡顯提振信心之勢,為兔年春節留下悠長回味。
文化賦能 市場復蘇
“咚咚鏘、咚咚鏘……”元宵節當天,孝南區鳳凰天仙城景區里,賞花燈的游客絡繹不絕?!斑@絢爛多彩的燈光,真的太有氛圍感了?!笔忻裢跖颗d奮地說道。
活動當天,鳳凰天仙城接待游客2萬人以上,整個春節假期,共接待游客15萬人次。
在孝南區“非遺年貨節”的集市上,孝感雕花剪紙、米酒麻糖制作技藝等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現場展演,臘魚、臘肉、豆絲等傳統風味年貨琳瑯滿目。
“客流量明顯回升,麻糖米酒等年貨賣得最好?!爆F場負責人介紹,“展演+”的方式讓市民在購買年貨的同時,能更多地了解孝感的歷史和傳統文化,推動非遺文化走進千家萬戶。
火熱的春節景象、紛至沓來的“精神食糧”,展現了文化市場的強勁活力,也折射出消費市場的供需兩旺,我市文化市場喜迎“開門紅”。
截至1月27日,孝感市接待游客130.311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7.118億元,較去年均同比增長20%以上。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47.801萬人次,星級飯店平均出租率78.06%。
激發文化活力,賦能城市發展。新春文化市場的“開門紅”,傳遞著溫暖和信心,也催促我們繼續為全年的“滿堂彩”奮進。(孝感日報 全媒體記者佘玥 通訊員曾英杰)
發表時間:2023-02-21 來源:湖北文明網
律回春輝漸,萬象始更新。2023年的春節是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的第一個春節,放眼整個孝感,處處煥發文化新氣象。
歡快的鑼鼓、久違的歌聲、熟悉的煙花紛紛溫暖回歸,耍獅子、舞龍燈、踩高蹺等傳統年俗文化在賡續傳承中煥發新的生機活力,看大戲、賞民俗、猜燈謎……人們在故里尋根品味鄉愁,在書香和游玩中追尋“詩和遠方”。
今年春節期間,為進一步活躍繁榮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孝感市把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作為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推出了82套貼近群眾生活、形式多樣的“文旅大餐”。其中,楊店高龍受到中省主流媒體持續關注,七上央視,火出圈;CCTV2播出的《家鄉的年味:湖北孝感》向全國觀眾展示了孝感別樣的年味,凸顯了孝感人民團結拼搏、擔當奉獻、勇創一流的精神風貌。
民俗回歸 年味更濃
長龍舞動,龍頭高昂,鑼鼓喧天,氣勢如虹。2月3日,在孝南區楊店鎮,84條龍燈、93個獅子燈“沉睡”3年后再度“開舞”。
楊店舞龍燈已有千年歷史,是湖北省特色傳統民俗文化之一,也是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拓展項目,因疫情原因,停辦了3年。得知今年能重啟舞龍燈時,村民們都激動不已。
活動當天,吸引近15萬名本地群眾和外地游客前往現場觀看?!熬蛻摱喔氵@樣的活動,把我們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游客張女士一邊拍照發朋友圈,一邊感嘆道,久違的煙火氣讓她有一種國泰民安的幸福感?!拔乙阎辈ユ溄愚D給親朋好友,讓他們跟我一起分享這份喜悅?!?/p>
一方舞臺濃縮萬千精彩?!昂眠^癮!好有味道!”“哪吒也來鬧元宵了!”
2月5日,云夢屈原廣場上正上演著精彩的皮影戲。一盞燈,一方幕布,伴隨著激昂的鼓樂和高亢的唱腔,皮影人在幕布后上下翻飛,觀眾在臺前看得津津有味。
作為湖北省有名的“皮影藝術之鄉”,近年來,云夢縣加強實施皮影戲保護傳承工程,榮獲了湖北省“一縣一品”文化品牌創建獎。為跟上時代潮流,皮影藝人們不斷推陳出新,把皮影戲與流行動畫片相結合,讓云夢皮影在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中碰撞出有趣的火花,迸發新魅力。
傳統民俗的回歸,讓年味更濃,在滿足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同時,也充分彰顯了文化自信。
好戲連臺 惠民樂民
“家門口看表演,親切、有年味兒!”孝昌縣王店鎮磨山村村民胡大爺高興地說道。1月8日,在“啟航新征程幸福中國年”2023年全國“村晚”展演活動湖北孝昌分會場現場,歡快的歌舞、接地氣的小品,將黨的二十大精神、鄉村振興等內容融入其中,讓觀眾如癡如醉,收獲掌聲如潮。
村里辦春晚,文藝過大年,已然成為春節期間我市農村文化活動的新潮流。一臺臺群眾自編自導自演的“村晚”,融楚劇、雜技等民俗文化節目,通過音樂、舞蹈、小品等各種表現形式,詮釋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對嶄新未來的期盼。
好戲連臺,讓文藝之花為民綻放。1月以來,“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文藝活動在大悟正式啟航;14場“迎新春·送春聯”系列活動走進孝南千家萬戶;“戲曲進鄉村”豐富了應城群眾生活;首屆原創歌曲展演唱響了整個安陸;云夢“采蓮船”舞蹈和漢川“村晚”也舉辦得如火如荼……這些家門口的“文化盛宴”,帶著地氣、冒著熱氣、聚著人氣,全力滿足了基層群眾節日文化生活需求,讓孝感在濃濃年味中盡展傳統文化之美,盡顯提振信心之勢,為兔年春節留下悠長回味。
文化賦能 市場復蘇
“咚咚鏘、咚咚鏘……”元宵節當天,孝南區鳳凰天仙城景區里,賞花燈的游客絡繹不絕?!斑@絢爛多彩的燈光,真的太有氛圍感了?!笔忻裢跖颗d奮地說道。
活動當天,鳳凰天仙城接待游客2萬人以上,整個春節假期,共接待游客15萬人次。
在孝南區“非遺年貨節”的集市上,孝感雕花剪紙、米酒麻糖制作技藝等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現場展演,臘魚、臘肉、豆絲等傳統風味年貨琳瑯滿目。
“客流量明顯回升,麻糖米酒等年貨賣得最好?!爆F場負責人介紹,“展演+”的方式讓市民在購買年貨的同時,能更多地了解孝感的歷史和傳統文化,推動非遺文化走進千家萬戶。
火熱的春節景象、紛至沓來的“精神食糧”,展現了文化市場的強勁活力,也折射出消費市場的供需兩旺,我市文化市場喜迎“開門紅”。
截至1月27日,孝感市接待游客130.311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7.118億元,較去年均同比增長20%以上。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47.801萬人次,星級飯店平均出租率78.06%。
激發文化活力,賦能城市發展。新春文化市場的“開門紅”,傳遞著溫暖和信心,也催促我們繼續為全年的“滿堂彩”奮進。(孝感日報 全媒體記者佘玥 通訊員曾英杰)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