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東縣著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鄉旮旯飛出“金鳳凰”

A-   A+
發表時間:2022年12月29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

  一幅畫卷,畫出金色花海的美麗村莊;一首詩篇,吟醉文化名城的鄉村夢幻;一首歌曲,唱響大美巴東的發展樂章。在巴東縣,美麗田園演繹著綠色崛起,魅力鄉村引領著生態發展。

  自2016年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試點以來,巴東縣著力建設美麗鄉村試點村37個,已完成建設31個。巴東縣財政局負責人表示,巴東縣正以改善村莊環境、發展鄉村旅游為著力點,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打造一幅宜居、宜業、宜游新時代“富春山居圖”。

  “幸福村”茶庵寺

  一條大路掀起“古驛茶店”蓋頭

  “我們村變得和公園一樣了?!痹诎蜄|縣茶店子鎮茶庵寺村二組,談及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變化,村民周立剛高興地說。

  站在周立剛家門口,放眼望去,良田種滿了葡萄,主干道從4米寬變成了8米寬,公路兩旁的房屋墻壁全部漆成了泥巴色。

  茶庵寺村平均海拔900米,距離集鎮中心僅2公里,距滬蓉高速、滬渝高速、野三關火車站均不足1小時車程,209國道穿境而過,緊鄰國家4A級景區巴人河。

  茶店子鎮財政所所長榮耀介紹,2018年至2019年,茶庵寺村被納入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投資400萬元進行葡萄產業園、兒童游樂園、茶馬古道等建設,讓村民腰包鼓起來,環境靚起來。

  今年,茶店子鎮黨委、政府投資300萬元,在209國道等主干道兩側,采用青紅磚、本地塊石、本地木材、廢舊輪胎、廢舊石磨陶罐瓦片等鄉土元素,就地取材,因勢造景,一戶一特色,建成一個個鄉村小景,讓村容村貌更加整潔。

  周立剛也沒有閑著,他和主干道兩旁的60多戶村民一起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活動中。今年,他主動將屋旁價值11萬元的土地種上花草,打造全村“最美庭院”。

  環境美了,如何推動產業發展?經過考察論證,茶庵寺村立足氣候、土壤等條件,發展210畝葡萄,每年銷售額達100萬元,惠及75戶村民?!半m然今年天氣干旱,但是我種植的8畝葡萄供不應求,收入了8萬多元?!蔽褰M村民田祚剛說。

  茶庵寺村駐村第一書記向大喜介紹,當前,茶庵寺村正加強人居環境整治,拆除廢圈舍、廢廁所、廢墻墟,動員村民參與“五星文明戶”評選活動,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近年來,茶店子鎮黨委、政府投資2000余萬元,集中進行道路加寬提檔升級、人居環境整治、農村文化建設、村級道路亮化等項目建設,前來游玩的游客也越來越多。

  “目前,村里正加緊建設5人足球場、生態停車場等。下一步,我們將全力打造‘茶庵葡萄’品牌,建設好鄉村旅游采摘園,同時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文明評選等活動,助力美麗鄉村建設?!辈桠炙麓妩h支部書記林小龍說。

  “明星村”石橋坪

  一萬余人帶活“將軍故里”避暑游

  “快請進!”在巴東縣野三關鎮石橋坪社區,石橋杉莊農家樂負責人鄧必志忙著招呼客人。

  石橋坪社區距野三關集鎮6公里,轄18個居民小組1258戶3008人,平均海拔1100米,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

  “特色民居好排場、家家戶戶住新房、安居樂業新氣象、居民生活物阜康?!鄙钤竭^越好,鄧必志為社區這些年的變化點贊。

  野三關鎮財政所所長鄧正碧介紹,社區被納入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后,投資426.7萬元進行村史館、游步道、亮化工程、景觀小品、道路黑色化、改善人居環境等項目建設。改換一新的社區面貌,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來康養避暑,每年來石橋坪社區旅游度假的游客數量超1萬人。

  在石橋坪社區,游客不僅可以觀賞“天生石橋”自然景觀,還可以在鄧玉麟將軍故居聆聽紅色故事,到鄧家大院感受土家文化的魅力。

  社區美了,人氣旺了,居民也紛紛開辦農家樂和民宿,增收致富。

  2020年,鄧必志投資250萬元,修建了一座4層樓15個房間的民宿。2021年11月,民宿正式營業?!懊刻靵砦覀冞@里吃住的最少有40多人,高峰期每天有上百人,日收入能有1.3萬元?!编嚤刂菊f。

  熱情周到的服務,地道可口的菜肴吸引了大批武漢、荊州等地的游客?!俺缘氖寝r家菜,呼吸的是鄉村空氣,在這里能真正體驗鄉村田園風情,我明年還會來這里避暑?!蔽錆h游客周若軍直呼石橋坪之旅是一次很好的體驗。

  今年7月以來,野三關鎮迎來7萬“候鳥”,其中近八成來自武漢,數百家民宿、酒店一床難求,避暑房銷售火爆。石橋坪社區緊抓避暑游這一機遇,打造以農業觀光、紅色文化為主題的民宿40家,特色農家樂10余家,時鮮水果采摘園30余個。

  “我們將繼續以野三關鎮避暑康養旅游資源為依托,完善社區基礎配套設施,加強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服務水平,將‘綠水青山’變成避暑、旅居、休閑、康養的‘金山銀山’?!笔瘶蚱荷鐓^黨支部書記陳祥樹信心滿滿地說。

  “富有村”江家村

  一片茶山壯大“紅色金果”村集體經濟

  “今年500畝白茶基地純收入22萬元,農戶分了6.5萬元,村集體分了6.5萬元,市場主體分了9萬元?!苯?,在巴東縣金果坪鄉江家村毛家墩白茶基地,鄉財政所所長劉傳喜現場為村民算了一筆收入賬。

  2018年7月,金果坪鄉人民政府和巴東縣沙嶺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簽訂合同,建設并經營500畝白茶基地,以保障金果坪鄉毛家墩集中安置點易遷戶的長期收入渠道和就業門路。

  合同規定,金果坪鄉將基地建成后,交由公司進行運營和管理。同時,自2022年茶葉基地產生效益后,該基地鮮葉銷售總額需除去鮮葉采摘工資確定分紅基數,采用4:3:3模式分紅:市場主體分紅40%,用于基地管護;農戶土地出租分紅30%;村集體分紅30%。

  巴東縣沙嶺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覃新華介紹,合作社不僅為村民和村集體提供分紅資金,每年還帶動安置點居民采摘和管理茶葉,共增收26萬元。

  江家村位于金果坪集鎮南端,距巴東縣城180公里。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江家村獲得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投資300萬元,用于新建紅色游步道、改造老學校、維修紅三軍保衛局房屋、新建觀景臺等項目建設。

  如何通過發展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江家村黨支部書記劉小明介紹,該村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帶動當地村民發展白柚、茶葉、貝母等產業,實行“市場主體+專業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運營紅色景點——勝利大隊紅色教育基地,為村民就近就業、增加經濟收入提供便利,江家村也一躍成了“富有村”。

  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將革命遺址串聯起來,打造出紅色教育基地“金果紅路”。2021年,“金果紅路”4處紅色遺址入選中宣部發布的“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通過經營,江家村有了固定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如今,江家村正推行積分制管理,農戶積累積分兌換獎品,采購資金均從村集體經濟收入中列支。(恩施日報 全媒體記者 焦國斌 通訊員 朱承勇 譚娟)

責任編輯:李歡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027-87238963
投稿郵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備18025215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4607號

巴東縣著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鄉旮旯飛出“金鳳凰”

發表時間:2022-12-29 來源:湖北文明網

  一幅畫卷,畫出金色花海的美麗村莊;一首詩篇,吟醉文化名城的鄉村夢幻;一首歌曲,唱響大美巴東的發展樂章。在巴東縣,美麗田園演繹著綠色崛起,魅力鄉村引領著生態發展。

  自2016年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試點以來,巴東縣著力建設美麗鄉村試點村37個,已完成建設31個。巴東縣財政局負責人表示,巴東縣正以改善村莊環境、發展鄉村旅游為著力點,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打造一幅宜居、宜業、宜游新時代“富春山居圖”。

  “幸福村”茶庵寺

  一條大路掀起“古驛茶店”蓋頭

  “我們村變得和公園一樣了?!痹诎蜄|縣茶店子鎮茶庵寺村二組,談及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變化,村民周立剛高興地說。

  站在周立剛家門口,放眼望去,良田種滿了葡萄,主干道從4米寬變成了8米寬,公路兩旁的房屋墻壁全部漆成了泥巴色。

  茶庵寺村平均海拔900米,距離集鎮中心僅2公里,距滬蓉高速、滬渝高速、野三關火車站均不足1小時車程,209國道穿境而過,緊鄰國家4A級景區巴人河。

  茶店子鎮財政所所長榮耀介紹,2018年至2019年,茶庵寺村被納入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投資400萬元進行葡萄產業園、兒童游樂園、茶馬古道等建設,讓村民腰包鼓起來,環境靚起來。

  今年,茶店子鎮黨委、政府投資300萬元,在209國道等主干道兩側,采用青紅磚、本地塊石、本地木材、廢舊輪胎、廢舊石磨陶罐瓦片等鄉土元素,就地取材,因勢造景,一戶一特色,建成一個個鄉村小景,讓村容村貌更加整潔。

  周立剛也沒有閑著,他和主干道兩旁的60多戶村民一起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活動中。今年,他主動將屋旁價值11萬元的土地種上花草,打造全村“最美庭院”。

  環境美了,如何推動產業發展?經過考察論證,茶庵寺村立足氣候、土壤等條件,發展210畝葡萄,每年銷售額達100萬元,惠及75戶村民?!半m然今年天氣干旱,但是我種植的8畝葡萄供不應求,收入了8萬多元?!蔽褰M村民田祚剛說。

  茶庵寺村駐村第一書記向大喜介紹,當前,茶庵寺村正加強人居環境整治,拆除廢圈舍、廢廁所、廢墻墟,動員村民參與“五星文明戶”評選活動,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近年來,茶店子鎮黨委、政府投資2000余萬元,集中進行道路加寬提檔升級、人居環境整治、農村文化建設、村級道路亮化等項目建設,前來游玩的游客也越來越多。

  “目前,村里正加緊建設5人足球場、生態停車場等。下一步,我們將全力打造‘茶庵葡萄’品牌,建設好鄉村旅游采摘園,同時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文明評選等活動,助力美麗鄉村建設?!辈桠炙麓妩h支部書記林小龍說。

  “明星村”石橋坪

  一萬余人帶活“將軍故里”避暑游

  “快請進!”在巴東縣野三關鎮石橋坪社區,石橋杉莊農家樂負責人鄧必志忙著招呼客人。

  石橋坪社區距野三關集鎮6公里,轄18個居民小組1258戶3008人,平均海拔1100米,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

  “特色民居好排場、家家戶戶住新房、安居樂業新氣象、居民生活物阜康?!鄙钤竭^越好,鄧必志為社區這些年的變化點贊。

  野三關鎮財政所所長鄧正碧介紹,社區被納入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后,投資426.7萬元進行村史館、游步道、亮化工程、景觀小品、道路黑色化、改善人居環境等項目建設。改換一新的社區面貌,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來康養避暑,每年來石橋坪社區旅游度假的游客數量超1萬人。

  在石橋坪社區,游客不僅可以觀賞“天生石橋”自然景觀,還可以在鄧玉麟將軍故居聆聽紅色故事,到鄧家大院感受土家文化的魅力。

  社區美了,人氣旺了,居民也紛紛開辦農家樂和民宿,增收致富。

  2020年,鄧必志投資250萬元,修建了一座4層樓15個房間的民宿。2021年11月,民宿正式營業?!懊刻靵砦覀冞@里吃住的最少有40多人,高峰期每天有上百人,日收入能有1.3萬元?!编嚤刂菊f。

  熱情周到的服務,地道可口的菜肴吸引了大批武漢、荊州等地的游客?!俺缘氖寝r家菜,呼吸的是鄉村空氣,在這里能真正體驗鄉村田園風情,我明年還會來這里避暑?!蔽錆h游客周若軍直呼石橋坪之旅是一次很好的體驗。

  今年7月以來,野三關鎮迎來7萬“候鳥”,其中近八成來自武漢,數百家民宿、酒店一床難求,避暑房銷售火爆。石橋坪社區緊抓避暑游這一機遇,打造以農業觀光、紅色文化為主題的民宿40家,特色農家樂10余家,時鮮水果采摘園30余個。

  “我們將繼續以野三關鎮避暑康養旅游資源為依托,完善社區基礎配套設施,加強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服務水平,將‘綠水青山’變成避暑、旅居、休閑、康養的‘金山銀山’?!笔瘶蚱荷鐓^黨支部書記陳祥樹信心滿滿地說。

  “富有村”江家村

  一片茶山壯大“紅色金果”村集體經濟

  “今年500畝白茶基地純收入22萬元,農戶分了6.5萬元,村集體分了6.5萬元,市場主體分了9萬元?!苯?,在巴東縣金果坪鄉江家村毛家墩白茶基地,鄉財政所所長劉傳喜現場為村民算了一筆收入賬。

  2018年7月,金果坪鄉人民政府和巴東縣沙嶺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簽訂合同,建設并經營500畝白茶基地,以保障金果坪鄉毛家墩集中安置點易遷戶的長期收入渠道和就業門路。

  合同規定,金果坪鄉將基地建成后,交由公司進行運營和管理。同時,自2022年茶葉基地產生效益后,該基地鮮葉銷售總額需除去鮮葉采摘工資確定分紅基數,采用4:3:3模式分紅:市場主體分紅40%,用于基地管護;農戶土地出租分紅30%;村集體分紅30%。

  巴東縣沙嶺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覃新華介紹,合作社不僅為村民和村集體提供分紅資金,每年還帶動安置點居民采摘和管理茶葉,共增收26萬元。

  江家村位于金果坪集鎮南端,距巴東縣城180公里。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江家村獲得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投資300萬元,用于新建紅色游步道、改造老學校、維修紅三軍保衛局房屋、新建觀景臺等項目建設。

  如何通過發展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江家村黨支部書記劉小明介紹,該村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帶動當地村民發展白柚、茶葉、貝母等產業,實行“市場主體+專業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運營紅色景點——勝利大隊紅色教育基地,為村民就近就業、增加經濟收入提供便利,江家村也一躍成了“富有村”。

  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將革命遺址串聯起來,打造出紅色教育基地“金果紅路”。2021年,“金果紅路”4處紅色遺址入選中宣部發布的“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通過經營,江家村有了固定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如今,江家村正推行積分制管理,農戶積累積分兌換獎品,采購資金均從村集體經濟收入中列支。(恩施日報 全媒體記者 焦國斌 通訊員 朱承勇 譚娟)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欧美